印发《中共江门市委、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镇级经济的奖惩暂行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3 09:31:15   浏览:975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印发《中共江门市委、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镇级经济的奖惩暂行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江门市人民政府


印发《中共江门市委、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镇级经济的奖惩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现将《中共江门市委、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镇级经济的奖惩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江门市委
江门市人民政府
2000年3月16日

中共江门市委 江门市人民政府
关于发展镇级经济的奖惩暂行办法

  根据《中共江门市委、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强镇富民战略,加快镇级经济发展的决定》精神,为了表彰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调动各镇的积极性,推动全市镇级经济快速有效发展,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奖惩项目和标准

  (一)“强镇富民先进镇”奖:凡同时达到以下标准的镇(街道办事处,下同),可授予“强镇富民先进镇”称号,发给奖金8万元:

  1.镇级地方财政实现自给,一般预算收入基数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下同),当年比上年增长10%以上(含10%,下同),基数3000万元以上增长15%以上,基数2000万元以上增长18%以上,基数1000万元以上增长20%以上;

  2.实际利用外资、民资基数1亿元以上(按项目的实际到位资金折合人民币计算,下同),当年比上年增长15%以上,基数5000万元以上增长18%以上,基数3000万元以上增长20%以上,基数1000万元以上增长25%以上;

  3.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8%以上;

  4.领导班子团结,班子成员廉洁自律,没有违纪行为,计划生育完成人口控制指标,社会治安良好。

  (二)“实现财政自给”奖:对1999—2001年三年内实现镇级财政收入自给,并且当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20%以上的镇,一次性奖励3万元。

  (三)“招商引资”奖:镇级实际利用外资、民资总额折合人民币当年达到5000万元以上,并且比上年增长25%以上的,奖励2万元;当年达到1亿元以上并且比上年增长20%以上的,奖励5万元。

  (四)先进个人奖:获得“强镇富民先进镇”称号的镇,镇委书记和镇长当年的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优秀等次,连续两年获得“强镇富民先进镇”称号并被评定为优秀等次的,可按粤人薪[1996]3号、粤人薪[1997]1号和粤人薪[1999]10号文办理提前或越级晋升职级工资,也可给予嘉奖或记二等功或三等功奖励。

  (五)“强镇富民先进市(区)”奖:对全市镇级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20%以上,80%以上的镇实现财政自给,镇级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比上年增长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8%以上的县级市(区),可授予“强镇富民先进市(区)”称号,奖励10万元。连续两年获奖的市(区),市(区)委书记、市(区)长和市(区)镇级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可按本办法第一部分第(四)条的规定办理提前或越级晋升职级工资。

  (六)惩戒:各市、区要分年度对各镇下达镇级经济发展考核指标(包括当年财政收入、招商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指标)要求,并加强检查督导,对当年不完成的要“提醒注意”,两年不完成的予以“黄牌”警告,并要向市(区)委写出书面报告说明原因。对不称职的镇委书记、镇长就地予以免职。

  二、申报审批程序

  (一)每年由各镇按江门市镇级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要求,如实填报有关经济指标的完成实绩,并附有关总结材料,报各市(区)镇级经济工作领导小组。

  (二)由各市(区)镇级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农业、乡镇企业、财政、税务、外经贸、工商、统计等相关职能部门,对所辖镇上报的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认真审核后,向江门市镇级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报意见。

  (三)江门市镇级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暂行办法规定的标准,对各市、区的申报进行审核,提出奖惩意见,报市委、市政府批准。

  三、奖金来源

  奖励发展镇级经济的奖金,列入财政预算安排。其中,发给镇的奖金由江门市本级财政负责30%,各市、区财政负责所辖获奖镇奖金的70%;发给获奖市(区)的奖金由江门市本级财政负责。属县级市(区)财政负责的奖金,由各市、区财政局上划江门市财政局再转划到市镇级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属江门市本级财政负责的奖金,由江门市财政局报市政府审批后,直接划拨到江门市镇级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一个镇同时达到本暂行规定第一部分第(一)、(二)、(三)条奖励标准的,可同时给予奖励。

  五、本暂行办法由江门市镇级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大宗农产品进口报告和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

商务部


商务部令2008年第10号 大宗农产品进口报告和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


  《大宗农产品进口报告和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已经2008年2月27日商务部第73次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部长 陈德铭
二00八年六月二十四日


大宗农产品进口报告和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大宗农产品进口信息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以下简称《外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货物进出口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大宗农产品系指生产量、消费量、贸易量、运输量等较大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产品。

  第三条 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调整《实行进口报告管理的大宗农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第四条 商务部委托有关组织(以下简称受委托组织)负责大宗农产品进口报告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和核对等日常工作。

  第五条 进口《目录》项下大宗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经营者(以下简称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向受委托组织办理本企业基本情况备案。

  备案内容包括:对外贸易经营者名称、企业海关代码、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复印件、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和统计负责人姓名与签字等。

  第六条 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填报《大宗农产品进口报告统计报表》(格式见附件),报告事项主要包括:对外贸易经营者、联系人、联系方式、商品名称、商品编码、贸易方式、贸易国(地区)、原产地国(地区)、合同号、合同数量、合同船期、装运港、预计抵港时间、实际船期、装船数量、进口报关口岸、进口数量和实际抵港日期等。

  对外贸易经营者应通过相应电子报告系统向受委托组织进行报告。如无法通过电子方式报告,可下载报表传真报告。

  第七条 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在下述情况发生后三个工作日内履行进口报告义务:

  1、 签订进口合同;
  2、 货物在装运港出运;
  3、 货物抵达目的港;
  4、 报告事项发生变更。

  第八条 对外贸易经营者应严格遵守规定,及时、准确报告有关进口信息,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虚报、瞒报、伪造、篡改、迟报和拒报。

  第九条 受委托组织应向商务部报告大宗农产品进口的信息情况,并提出建议。

  第十条 商务部定期在商务部政府网站“大宗农产品进口信息发布专栏”对外发布《目录》项下大宗农产品进口信息。

  发布内容为:预计进口数量、预计货物到港时间、实际装船时间、实际装船数量、装运港、原产地国(地区)、主要口岸进口情况等。

  第十一条 受委托组织根据海关、质检相关数据核对大宗农产品对外贸易经营者报告情况,向商务部报告结果。

  第十二条 对外贸易经营者违反本规定,虚报、瞒报、伪造、篡改、迟报和拒报大宗农产品有关进口信息的,商务部应向国家统计局通报。

  统计部门依法对违法对外贸易经营者处以行政处罚后,商务部可以禁止违法对外贸易经营者自行政处罚决定生效之日起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期限内从事有关的对外贸易经营活动。

  第十三条 对外贸易经营者违反本规定的,商务部按照《对外贸易经营者违法违规行为公告办法》的规定发布公告,并通知海关、税务、质检、外汇、工商等部门以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行业中介组织、银行等单位。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可向商务部举报对外贸易经营者虚假报告进口信息的行为。

  第十五条 商务部及受委托组织有关人员应当为履行进口信息报告义务的对外贸易经营者保守商业秘密,不得向任何企业、机构和个人透露对外贸易经营者报告的信息。违反上述规定的,依照《外贸法》第六十五条及《货物进出口条例》第七十条进行处罚。

  第十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目录》项下以各种贸易方式进行的大宗农产品进口交易,包括由境外进入保税仓库、保税区、保税港区和出口加工区等。

  第十七条《目录》、受委托组织名称以及大宗农产品进口信息发布周期由商务部以公告形式发布。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商务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8年8月1日起实施。

  附件:《大宗农产品进口报告统计报表》



--------------------------------------------------------------------------------






  附件
          大宗农产品进口报告统计报表



                         表 号:商贸农进1

                         制表机关:国家商务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50号

                         有效期至: 2010年6月



报告类型:□新签合同 □实际装船 □实际到港 □变更 计量单位:公斤

1.对外贸易经营者:


2.企业海关代码:



3.商品名称:
4.商品编码:

5.合同号:
6.贸易方式:

7.贸易国(地区):
8.原产地国(地区):

9.合同数量:
10.实际装船数量:

11.合同规定装船期: 年 月
12.实际装船日期: 年 月 日

13.预计货物抵港时间: 年 月 日
14.实际抵港日期: 年 月 日

15.装运港:
16.报关口岸:

17.装运数量:
18.报关数量:

19.合同签定日期: 年 月 日
20.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21.备注:





  法人代表:(并盖章) 统计负责人:

  电话: 传真:



  填表说明:

  一、报告类型:在对应选项前□打“√”。

  1.新签合同:签订进口合同后;2.实际装船:货物在装运港出运后;

  3.实际到港:抵达目的港后; 4.变 更: 报告事项发生变更后。

  二、企业海关代码:指对外贸易经营者的海关报关编码。

  三、商品编码:指对外贸易经营者报关时所申报的海关商品编码。

  四、实际装船数量:指提单数量。

  五、实际装船日期:指装运港提单日。

  六、如货物原产地国(地区)、装运港、报关口岸超过一个,请分别填写表格。

  七、实际抵港日期:指进口报关口岸的报关日。

  八、备注栏:注明所变更的事项和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重婚案件移交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查处的通知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重婚案件移交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查处的通知

1989年12月8日,最高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一九八三年七月二十六日发布的《关于重婚案件管辖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第七届第二十七次会议决定:从一九九0年一月一日起,对于被害人不控告,而由人民群众、社会团体或有关单位提出控告的重婚案件,由法纪检察部门移交控告申诉检察部门负责查处。
特此通知